发布时间:2023-03-15
1970年,李世普刚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赶上“复课闹革命”的机遇,他跟随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老师前往北京陶瓷厂劳动锻炼。一年多的工厂实践,不仅磨砺了他的心性,载有几百斤的独轮车他也可以干得起劲;更培养了他的专业基础,仅凭肉眼就可准确判断窑内的温度是1250度,还是1300度。缘于这段特殊的经历,怀揣着在陶瓷厂孕育的兴趣,在陶瓷教研室老师的邀请下,他放弃了原本分配好的工作,选择了留校。而这一选择,成为了他毕生事业的基础。
刚留校那年,学校因战备疏散从北京南迁湖南,又从湖南北迁武汉,遭遇了重大的损失。此外,玻璃、陶瓷专业仍合并在一起称为玻陶专业。也许是年轻人敢想敢做的冲劲,亦或是他对陶瓷专业社会需求的感知,他提出要创办独立的陶瓷专业。为了实现目标,他跑遍了我国南方80~90%的陶瓷厂,去实地了解陶瓷的工艺和陶瓷产业的发展状态。他又将基础理论统统学完,《固体物理》甚至学了两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陶瓷厂开办的半年培训班,面对一群特殊的学生——全国26个陶瓷厂的技术科科长,他顺利通过了国家建材局的考验。
陶瓷专业创办的初期,急需扩大影响力,科研项目则是学术能力的依托。1974年,李世普到青山热电厂参加调研。面对着锅炉水位监测的原始方法,他目睹着工人们在56℃环境中用云母片观察水位的汗流浃背,这让他感同身受。回校后他与老教师们立即展开讨论。“水和气的电阻不一样!”——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他萌生了这样一个设想,即利用一个特殊的探头使其在水和气两种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因而可以通过监测电流变化来反映水位的变化。而探头的取材,要考虑到其工作的温度、压力、耐腐蚀等。经过分析,国际上刚诞生不久的超纯氧化铝陶瓷似乎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国内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材料。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在陶瓷教研室的后面自己挖水池,自己搬原料,自己焊窑炉……,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靠着一个想法,铆足一股干劲儿,他们研制出来了能够推广应用的水位计。这一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陶瓷专业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而次年一个巧合的机会,他又踏上了生物材料的研究之路。当时,来自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骨科医生恰巧来武汉看望同学,凭借着“摔不碎”氧化铝陶瓷刚玉球这一研究成果,他得到了这名骨科医生的注意。医生不禁问:“能不能把陶瓷作为关节?”经过反复推敲,理论上的可行给予了李世普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勇气。
在那个没有3D打印的年代,老主任根据解剖学知识,用一双手一点一滴地抠出了双杯关节模型,再由李世普根据模型注浆做出人工关节。1980年,临床试验开始,武汉到齐齐哈尔的绿皮火车,每周总能看见一群裹紧大衣的年轻人坐在硬板凳上往返。齐齐哈尔的医院病房,也总有一群患者家属以外的人,他们一边关心着患者的病情状况,一边结合医生的意见修饰关节材料的性能。30年后,虽然患者仅仅记得实施手术的医生,但他欣慰于“自己研发的生物材料已让五六十万患者受益”。
1986年,李世普等人研制的人工髋关节成果获得来国家发明三等奖。在得到国家的认可后,他认准了生物材料方向,并在袁润章校长的鼓励下脱离了陶瓷教研室,成立了湖北省生物材料中心,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领头羊。然而,当他成为了武汉工业大学的校长后,他不能再一心扑到自己的生物材料中心。学校要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发展。
1995年,已担任副校长的李世普面临着关乎学校发展的大事——挤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彼时的武汉工业大学条件有限,困难不少。建材行业“武老大”的地位与活跃于行业的优秀校友成为了校领导的底牌,他牢牢握住底牌,立足“211是建设出来的”这一观念,在内团结教职学工建设学校,于外四处奔波向主管部门、兄弟单位提交申请、开展合作。面对立项审核论证会上专家对于“学校建设资金”的质疑,已担任校长的李世普表态:“武汉工业大学有成千上万优秀的校友,我作为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可以向他们去‘讨钱’!”最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飞马广场上,喷泉如约开启,师生们欢欣鼓舞。
1998年10月,经过努力争取,仰仗行业办学优势和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武汉工业大学又成为了首批由工业部委主管划转教育部主管的10所院校之一。那时,国家部委所属学校100余所,能进入教育部直属系列是非常不容易的,也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0年5月,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这以后,就是我们“00后”的故事了。
“什么叫做‘读懂中国’,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我觉得应该是知道中国的历史、明白党的发展历程。”经历过旧社会的蒙蔽与落后,李世普笑谈他“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只是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将足迹印进了祖国与人民需要的地方。
老校长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亦要把祖国的需要作为我们的志愿,向着“卡脖子”难题进发。
(作者:伍龙生 胡悦娟 张雨馨 指导老师:原思辰 编辑:原思辰 审稿:田仕)
李世普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Fellow。已开发生物材料产品10余种,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培养了一批生物材料的高层次人才,被国家建材局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李世普教授从1979年开始从事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至今三十多年,是国内较早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世普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坚持产、学、研、用的理念,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在生物降解钙磷陶瓷材料、聚乳酸和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用于人工听骨链和中耳通气引流管的钙磷生物活性陶瓷及氧化铝陶瓷人工关节的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我国生物材料发展、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其成果由企业转化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4个,建立了生产线,开发出4个系列29个规格的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在全国26个省市临床应用8.8万余例(2001—2010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8年向四川绵阳骨科医院无偿捐赠价值60万元的骨科急需器械,为救治汶川地震灾区伤员作出了贡献,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国家发明三等奖(1985)、全国科技大会奖(1978),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9篇、EI收录286篇,SCI他引226次;编、著作8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马房山校区西院
电话:027-87651779
版权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网站